首页 >>> 课程描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六种基本方法的训练

结合设计技能训练目标,经过6年的反复摸索和教学实践,共划分了六种基本方法。每种方法可以设立多个题目,不同题目的时间长短可以灵活调整,6个单元必须连续完成。

    (2)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

观察体验:快题题目的设置,要求学生从熟悉的环境入手,从熟悉的生活入手,观察空间的形式,观察空间的限定要素,观察空间中的生活,观察空间中的人,观察空间中的美,形成和积累自己的感知经验。

动手制作:快题题目的设置,要求学生以各种方式动手表达,熟悉笔、纸、材料、工具、电脑、软件等,学会借助各种表现方式去传达构思和推敲空间。

开放展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学生与教师直接的思想碰撞,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而是创造了在全学院和全学校范围内面对面交流的可能。

疯狂淘宝:收集资料如电子游戏一般,寻找每一个机会,证实每一种可能,去探求前人的经验,去探求建筑作品众所周知的设计真实面和鲜为人知的设计过程面。

小组合作:对于同一个设计题目,学生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题目,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开放式的展评机制

过去,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也就放假了。学生只是知道自己的分数,却不知道为什么?不了解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今后如何努力,犯过的错误还会继续。“6分设计”建立了开放式展评机制,将评图过程变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将评图的时间放在一个设计完成后,下一个设计开始前,实现了快速反馈。开放式讲评由校园公开展评、年级大课点评、班级小组讲评三个部分组成。

年级大课点评,是教师本周六收到作业后,进行作业的电子文件处理,突击集体评阅,挑选典型作业,下周一在报告厅进行全年级点评,由各班指导教师轮流上台讲评各班的典型作业。典型作业一类为有启发性的思路,可推荐给学生参考;一类为设计和表达手法成熟,值得相互学习的;一类为大家共有的设计常见病,需向学生揭示的。

校园公开展评,是在年级大课点评之后,随即在东楼门前的法桐大道上,进行年级作业展览,全体教师随机讲评,路过的教师也能主动或被邀请参加展评。学生多在自己的作业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计,进行讨论。这已成为建筑学院的一处风景。

班级小组讲评,是在班级里相互讨论和比较设计作业,总结经验教训,基本上是学生自行组织,任课教师旁听。

开放式展评,打破仅由本班的指导老师对同学进行讲评的限制,给每个学生提供与老师、其他同学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展评可以听到不同教师对一份作业的不同评价,可以了解不同教师的观点看法,可以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4)关联式专题讲座

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系列相关的讲座,在第一个快题设计单元安排了“建筑快题表现讲座”,在第二个快题设计单元安排了“建筑造型与结构选型解析讲座”,在第五个快题设计单元安排了“建筑建构讲座”。

(5)承上启下的整合环节

以“系列快速设计训练”为开端,将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上学期,共一学年的四门连续设计课程整合成建筑学本科五年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整合环节。形成“系列快速设计训练”(建筑设计快题系列Ⅲ)——“着重创造性突破与设计构思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Ⅱ)+模型制作——“着重技术融合设计方法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Ⅲ)。

通过整合环节的连续学习,完成从建筑基础学习到专业学习的过渡,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考和设计习惯,探索在复杂基地条件下,如何进行有创造性突破的构思设计,如何以技术手段支撑实现有创意的方案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要用于课程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像资料和模拟演示等。预制的课件条理清晰、利于更新,信息量大,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授课方式,作为课堂授课辅助工具效果明显;

(2) 教学资源上网很好地有助于形成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健康发展的机制。网上讨论答疑,形成开放的交流平台,打破单一指导教师的教学体制;

(3) 建立快速讲评的反馈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学习的内容;

(4) 建立开放式讲评教学方式,由校园公开展评、年级大课点评、班级小组讲评三个部分组成。校园公开展评在东楼门前的法桐大道上,进行年级作业展览,全体教师随机讲评,路过的教师也能主动或被邀请参加展评。学生多在自己的作业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计,进行讨论,增强了教学的参与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