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高等数学》课程不仅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而且是所有工科专业的支撑;它不仅是学习后继课程的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素养。在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中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等数学课程原隶属本校基础课部数学教研室,基础课部易名为理学院后,现隶属理学院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我校《高等数学》课程主要依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来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通常采用樊映川主编的《高等数学讲义》作为教材。后采用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的《高等数学》作为教材。在教学中强调“重基础、重计算”、“由浅入深、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的《高等数学》课本经历了多次改版。与此同时,我们对《高等数学》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根据我校立足于培养具有理科支撑的工科人才的要求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以工科数学委员会制订的《高等数学》基本要求为基础,制订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以新大纲指导全校高等数学的教学。

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我们整合教研室力量,先后编写出版了《高等数学内容提要及解题指导》、《高等数学重点内容重点题》、《高等数学习题课指导》、《高等数学习题集》、《高等数学习题详解·释疑·指导》、《微积分辅导与习题详解》、《考研数学成功指南》和《高等数学教材中的常见瑕疵》等教学辅导书。这些教材与教学辅导书的编写和使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敬业精神,完成了从使用外校教材到使用本校教材的过渡。

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增多,学校综合性的进一步增强,原有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从2003年下半年起,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探讨,将《高等数学》课程原来的三个版本改为四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高等数学》课程培养计划(详见课程体系结构)。

 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编制了《高等数学习题课》电子教案,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一个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的局面。 2003年11月,关于“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方法的探索和实证研究”课题被评为校重点研究项目, 2004年11月“大学文科数学教学改革方法研究”面上项目又获学校批准,2004年8月《高等数学》课程被评为学校的精品课程,2005年7月《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又晋升为省级精品,2005年12月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实证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又获校特等奖,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