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团队

 

+ 主讲教师

+ 人员构成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主 讲 教 师

张为民
刘 韡
李 华
何芳社

   

人 员 构 成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 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王春玲

1964.06

教 授

力学

主讲(课程负责人)

张为民

1965.01

副教授

力学

主讲(课件设计)

刘 韡

1971.04

副教授

力学

主讲(题库建设)

李 华

1974.03

讲 师

力学

主讲(课件开发)

何芳社

1962.07

教 授

力学

主讲(教学改革)

华 军

1971.03

教 授

力学

主讲(教学研究)

曹彩芹

1971.08

副教授

力学

主讲(课件开发)

孔旭光

1972.01

副教授

力学

主讲(题库建设)

刘 超

1982.04

副教授

力学

主讲(实践教学)

董俊哲

1971.06

讲 师

力学

主讲(实践教学)

毛筱霏

1979.10

讲 师

力学

主讲(实践教学)

吴艳红

1979.12

讲 师

力学

主讲(教辅软件开发)

郭宝科

1979.09

讲 师

力学

主讲(教辅软件开发)

孙 莹

1978.04

讲 师

力学

主讲

郭春霞

1983.01

讲 师

力学

主讲

曹书文

1979.12

讲 师

力学

实验教学

杨耀锋

1960.02

高工

力学

实验教学

王永生

1959.08

高工

力学

实验教学

郭雅云

1965.06

高工

力学

实验教学

  

   王春玲,女,1964,汉, 博士、教授、学术学科带头人、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为地基土与基础结构的相互作用。主持省自然基金项目、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校人才基金及基础基金项目,以第二参与人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省自然基金项目、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各一项。先后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其中SCI、EI 收录 18 篇,8次获校级论文奖。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各一次;以第一参与人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主编出版研究生《塑性力学》教材一部,并获校优秀教材三等奖;获得过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研究生优秀基础课任课教师、校级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及校“圣和圣”杯“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提名奖。

▲ 返 回

  

   张为民,男,1965年生,汉族,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力学。1988 年以来一直承担材料力学教学工作,先后承担“材料力学”、“工程力学”、 “结构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 、“塑性力学”等课程。在教务处组织的教学效果评估中,多次都被评为优秀。 2003 年荣获陕西省高校工科基础力学课程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两次被评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基础课任课教师。2004年荣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6月,获校级多媒体课件优秀奖。出版《工程力学》、《塑性力学》、《建筑力学》(副主编)三部教材。

▲ 返 回

       

   刘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构分析,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工程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2001年在教务处组织的青年教师教案评比中获一等奖,2001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正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2003年获陕西省高校工科基础力学课程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2004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标兵”称号。

▲ 返 回

       

   李华,女,1974年生,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1996 年以来一直承担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专业外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

▲ 返 回

       

   何芳社,男,1962年生,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基础与地基的相互作用。2005年获得校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近五年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板壳理论”,“有限元法”。出版《建筑力学》教材,出版《弹性地基上的梁、板、壳》、《壳体的线性理论》两部专著,并获校级科学专著奖,2008年获校级科技论文奖。

▲ 返 回

       

   华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纳米与多尺度力学研究,2003~2010年先后在新加坡力学所和德国鲁尔-波鸿大学ICAMS中心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2010 年以来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和博士生公共课程“断裂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 返 回

       

  曹彩芹,女,1971年生,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结构振动。1996 年以来一直承担材料力学教学工作,先后承担“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

▲ 返 回

       

  孔旭光,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结构可靠性分析。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塑性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 返 回

       

  刘超,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 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塑性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2013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十四届青年讲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4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六届“教坛新秀”称号,2014年获陕西省第二届青年讲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 返 回

       

  董俊哲,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流体力学。2011 年以来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 返 回

       

  毛筱霏,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 。先后承担“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弹性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 返 回

       

  吴艳红,讲师,硕士(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现代结构理论。2008 年以来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2008年获陕西省高校工科基础力学课程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和全国高等学校力学课程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优秀奖。

▲ 返 回

       

   郭宝科,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断裂力学。2010 年以来先后承担“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 返 回

       

  孙莹,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力学。2008 年以来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返 回

       

  郭春霞,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固体力学。2009 年以来先后承担“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 返 回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团队承担着全校土木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金属材料、材料成型等专业的《材料力学》教学工作,在我系学位点、材料力学力学校级精品课程、省级力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教师 3 名,40-49岁教师 7 名,30-39 岁的青年教师 5 名。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
  职称结构:正教授 3 名,副教授 5 名,讲师 7 名。
  知识结构:9 人有博士学位,5 人有硕士学位。
  师生比例达到合理水平。大班理论课的师生比例为 1:60 ,小班实验课的师生比例为 1 :15 。
  这是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爱岗敬业,学术与教学水平高,业务素质好,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承担了全校本科生力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实验教学改革的任务,还承担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指导任务和科研工作,全方位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成绩显著。
  为确保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课程团队建立了严格的上岗培训和在岗培训体系。对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掌握每个教学环节,通过在课程团队试讲后,青年教师才能走上讲台,独立授课。课程团队负责人和老教师还不定期地对青年教师进行随堂听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正,互相交流,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定期组织研究课程内容和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将课程组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技巧传承下去,使年轻教师能快速熟悉并熟练驾驭每一个教学环节。近年来,课程团队青年教师多次在各级各类讲课比赛中获奖,特别是获得陕西省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此外,课程团队积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到国内外院校进修课程或到国内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提高业务水平。近年来,先后有多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科学研究方向比较稳定,成果较为突出。目前承担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专项项目等科研项目12项,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近100篇。

▲ 返 回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
    1. 材料力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2. 材料力学试题库及补充性资料的建设;
    3. 材料力学教学方法创新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4. 材料力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 材料力学网络资源建设;
    6. 开放性材料力学实验室建设;
    7. 材料力学精品课申报与建设;
    8. 材料力学教学辅助资源的建设。

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
   1.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不断进行内容的整合和调整,实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结合,并注重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力求概念准确、层次清楚、语言简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
   2. 在教学手段方面,在原有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创作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技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在试题库建设和考核方面,不断进行课程试题库的建设工作。初步研制了材料力学试题库系统。课程考核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加权计算,平时成绩按实验成绩、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等综合评定。

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1. 力学实验中心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力学实验中心。
   2. 确定了适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授课学时。对教学大纲进行论证和修订,使学生基本达到了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实现传统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上习题课)和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等)的紧密结合。通过课堂展示、提供交流和互动平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4. 已初步建立材料力学课程试题库。
   5. 网上材料力学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
   6. 出版《力学实验》教材 1 部。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网上工程力学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制与使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2.工程力学专业建设与探索,高校教育研究,2009.12;
   3.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夯实基础课教学质量,当代高教理论研究,2007.08;
   4.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2007.11;
   5.材料力学的理论体系及框架图,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7.09;
   6.理论力学教学方法改革,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07.09;
   7.工程力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9;
   8.基础力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培养和实践,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6.11;
   9.关于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陕师大学报,2006.07;
   10.工程力学课程内容与体系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2005.07;

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
   1. 陕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4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3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标兵”,2014.06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六届“教坛新秀”,2014.06
   5. 理论力学课程教材建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01
   6. 建筑力学教材建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12
   7. 工程力学多媒体课件优秀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06
   8. 弹性力学多媒体课件优秀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11

▲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