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 掌握道路路线、桥梁工程图的形成、内容、图示方法和特点。
- 培养阅读和绘制道路桥梁工程图的基本能力。
本讲重点
本讲难点
第一节 道路路线工程图
- 概述
- 路线平面图
- 路线平面图的形成
-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该地方水文地质情况,
- 再经过勘测,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用规定的图例表示地物,从而形成地形图,
- 再在地形图上绘出路线的平面线型,就形成了路线平面图。
- 路线平面图的内容
路线平面图的内容包括地形、路线和资料表三部分。
⑴地形
方位 \比例
\地物与地形
⑵路线
桩号\平面线型
\三角点和控制点
⑶ 资料表
⑴先画地形图,再画路线中心线。
⑵徒手画出等高线,且应线条顺滑,字头朝向高处。
⑶路线平面图应沿前进方向从左向右绘制,以便和纵断面图对应。桩号为左小右大。
⑷路线中心线用尺规以先曲线、后直线的顺序画出。
⑸平面图的植物图例、水准点符号,应朝上或向北绘制。每张图纸的右上角应有角标,注明图纸序号及总张数,在每张图的下方或最后一张
图的右下角绘出标题栏。
⑹平面图中的字体的方向,应根据图标的位置来确定。
⑴读清路线平面图中的控制点、坐标网(或指北针方向)以及画图所采用的比例。
⑵读地形图,了解路线所处区域的地形、地物分布情况。
⑶读路线设计线,了解路线在平面的走向。
⑷了解平曲线的设置情况及平曲线要素。
⑸注意路线与公路、铁路、河流交叉的位置。
⑹将前后路线平面图拼接,了解路线在平面图中的总体布置情况。

路线纵断面图是通过道路中心线,用假想的铅垂面将其进行剖切展开后获得的。
由于道路中心线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空间曲线,因此剖切的铅垂面既有平面又有柱面,为了清晰地表达路线纵断面情况,
特采用展开的方法将其展开成一平面,然后进行正投影,再附上必要的内容,便形成了路线纵断面图。
⑴纵横比例一般在第一张图中注释说明。
⑵通常将路线纵断面图画在透明方格纸上,且宜画在方格纸的反面,便于检查和修改。
⑶画路线纵断面图与画路线平面图一样,从左到右按里程顺序画出。
⑷当路线坡度发生变化时,变坡点应用直径2mm的中粗线画圆圈表示,切线应采用细虚线表示,设计线应采用粗实线表示,如图5-8所示。
⑸路线纵断面图的标题栏绘在最后一张图或每张图的右下角。每张图右上角应该有角标,用来注明图纸的序号及总张数。
由于路线纵断面图的测设数据表是与图样上下对应布置的,因此较好地反映出纵向设计线在各桩号处的高程、填挖高度、
地质条件和坡度,以及平曲线与竖曲线的配合关系。
第二节 桥梁工程图
桥梁是由上部结构(主梁、主拱圈和桥面系等)、下部结构(桥墩、桥台和基础等)以及附属结构(栏杆、灯柱、锥体护坡、护岸等)
三个部分组成。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按其上部结构所用的材料可分为:
木桥
按桥梁全长和跨度大小可分为:
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
按跨越障碍的性质可分为:
跨河桥、跨线桥(立体交叉)、高架桥和栈桥等
桥梁工程图是利用正投影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专业图的图示特点来绘制的。主要的工程图样包括桥位平面图、桥位地质纵断面图、
桥梁总体布置图、上下部结构构造图、构件结构图和大样图等几种。
作业1 《土建图学教程习题集》P37-38,抄绘桥梁总体布置图,A3#,尺规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