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内容〉内容与学时安排                                                    【返回首页


 

※ 内容组织 ※

课程内容是结合课程性质、教学规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知识认识与认知规律,按从基础理论学习,到基本应用方法、技术学习,到基本应用技能培养与锻炼,到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顺序,循序渐进的组织安排的,并力求课程教学过程不间断。

(1)基本理论的教学从学生进校后学习并掌握了相关基础课程知识之后便开始开展,一般是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即二年级的第一或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包括课程绪论、线性规划、对偶规划、运输规划等知识模块的基本概念、原理、模型、方法等。其中线性规划因其应用范围广,理论方法最为成熟,为课程核心内容,重点讲解。

(2)在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在每个知识模块的基本理论方法教学完成后,穿插进行相应知识模块的认识实践教学内容(即扩充内容讨论及案例分析),并辅以课外分散的学术报告、教学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该部分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及应用情况,加深理解。

(3)在课堂教学完成后,紧接着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一般在基础理论教学当学期的期末)。通过课程设计教学,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该门课程各知识模块间的相互联系及在应用中的综合情况,并初步锻炼与培养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经过前述三步教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已经可以达到。但此与课程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时间跨度太大,考虑到该门课程的基础性,与学生的后续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研究活动紧密相关,同时考虑到给知识掌握程度好、研究潜力大的同学提供进一步学习与锻炼的机会,设法保证课程教学及学生能力培养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过鼓励、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建模竞赛和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自主立项,以及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等形式,来作为该空档的补充教学形式,力求达到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不间断的效果。

(5)在学生毕业前,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一次全面的综合应用与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 学时安排 ※

教 学 环 节 及 知 识 模 块 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  运筹学序论     2
 线性规划及其相关扩充内容与案例     16(12+4)
 对偶规划及其相关扩充内容与案例     6(4+2)
 运输规划及其相关扩充内容与案例     8(6+2)
 整数规划及其相关扩充内容与案例     6(5+1)
 存储论及其相关扩充内容与案例     6(4+2)
 对策论及其相关扩充内容与案例     6(4+2)
 动态规划及其相关扩充内容与案例     8(6+2)
 排队论及其相关扩充内容与案例     8(6+2)
 课程设计     1-2周

注:表中括弧内“+”前为讲课学时,后为扩充内容讨论及案例分析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