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队伍成员主要由长期在一线从事城市规划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的老师组成,有良好的师德作风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中青年教师培养问题上,已形成完整的教学梯队,以老带青,加速培养青年教师成长,几年来,从教学成果和青年教师所取得的成绩看,培养计划的效果是突出的,形成了一支有朝气、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1. 设立学科组—督导组—研究所的组织结构,稳定研究方向,培养后备人才。
学校将制度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在建筑学院内部实行学科组—督导组—研究所的多层体制。
· 学科组由学科负责人组织召集,由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研究和探讨学科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战略;
· 督导组由资深教师(包括部分离退休教师)组成,主要对学科发展、师资培养、教学质量进行督察;
· 研究所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建,具有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具备整合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的能力,是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
这三个层面责任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层层把关、层层促进,使教师在学术方向选择、学术水平提高方面学有所依,发展有所靠,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2.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扩大教师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中提高教师的水平。
建筑学院先后聘请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德累斯特大学、魏玛大学、法国波尔多城市建筑与景观学院、挪威科技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教授为专业客座教授,并与之建立友好关系和正常往来,国内外知名学者经常在学院举办专业讲座,并进行教学和科研合作。与此同时,建筑学院也积极派遣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和访问。近 5 年来,接待国外专家学者来建筑学院交流者约 280 人次,选派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者计 35 人次。通过交流与合作,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增强了专业教师对国际前沿的敏感性。
团队教师还获得了参与“西部访问学者计划”的机会,前往同济大学等专业名校进行长期的访问与交流活动。
3.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国内外教学与科研的竞争,在竞争中增长教师才干。
建筑学院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竞赛,自 1985 年至今,先后在国际建协 UIA 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中指导学生连续获奖,并在 1990 年获得第一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同时通过竞争在科研上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黄帝陵整修规划设计”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课题。近年来,团队教师又获得了数量众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专项基金项目,同时,还在国内外众多的规划设计竞赛、工程项目投标中胜出。
4.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实际工程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学校将城市规划研究院(甲级)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实践基地,城市规划专业教师经常在规划院和设计院主持或参与实际规划项目,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增长才干。专业教师设计完成了黄帝陵整修规划设计(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汉阳陵帝陵遗址博物馆设计(国际招标第一名)、宝鸡总体城市设计(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宁夏固原城市总体规划(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等一系列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规划设计项目。
5. 鼓励中青年教师创业,探索新领域,开拓新方向,以事业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
学校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及学术水平、积极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大胆提拔青年教师 “ 挑担子 ” 、负责任,培养了一批积极活跃在国内城市规划学术界在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建立了一批知名的研究所和研究室,以事业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近年来,教学团队教师多次获得宝钢奖、济源优秀教师奖、教坛新秀、校师德标兵、陕西省师德标兵、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等众多表彰,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6.青年教师培养流程
1 )参加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
2 )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
3 )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具体的培养发展计划;
4 )全面熟悉各教学环节;
5 )进行开课前验收试讲,助课;
6 )独立开课;
7 )采取送出去,在国内其他高等院校作访问学者或者送出国外培训;
8 )质量跟踪,培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