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条件

1、图书
  我校图书馆藏书141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09万册,外文图书17万册,期刊4421种;订购有清华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大报刊资料镜像数据库;方正Apabi镜像和网络电子图书50000种;并且订购多种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及学位论文;收藏有一定数量的特种文献和视听资料。学校建有电子阅览室、国际联机检索室和远程教育中心。周开馆时间95小时。
2、网络
  我校校园网始建于1997年,是陕西省首批接入CERNET的高校之一,也是教育部按A类高校来投入建设的院校之一。2000年3月成立了信息网络中心,办公面积3000多平米,设有一个视频会议室,二个多媒体教室、可同时容纳240多人的网络机房、新技术实验室、网络教学直播机房及研究制作室等。目前校园网覆盖了学校绝大多数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及家属楼,为全校2万多名师生提供了一流的网络平台。
3、信息
  我校建筑学院也设有资料量万余册的资料室和计算机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学院建设了全国高校唯一的数字建筑博物馆、城市与建筑数字化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另外建筑学院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建有数字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报告厅,自由空间等特色学习场所,装备有先进的可视化电教设备,如:数字投影仪、电子白板、视频展示台等,并配备了有关教学软件。
4、实践
  为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在校内及校外建立了多处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工程实践、测绘实践、设计竞赛的场所;建筑学院供广大师生自由交流使用的建筑广场形成了专业学习的“场效应”,5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实验室为学生进行空间试验创造了条件。这些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以及师生及时沟通、互动、在线答疑等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5、教学手段
  结合专业特征,教学手段多样:
  1)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性,鼓励学生多方面交流,要求学生能够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
  2)在作业设置中,有意识锻炼学生们的文字撰写能力,强调文本、说明书在规划成果中的重要性;
  3)采取小组合作完成形式,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教学环节设定的知识点;
  4)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将规划的价值观、职业道德渗入专业教育之中,教育学生要在专业启蒙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重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和福祉,要将城市规划教育延伸至公共政策的领域;
  5)引入“案例式教学”法,注重通过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设计小组”为单元,促进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集体协作能力。
6、教学平台
  1)青年教师联合制。学院成立青年教师联合会,为青年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交流、获取资料的平台。
  2)教授监督制。青年教师联合会定期与老教授进行教学方法交流、教学方法讲授,同时,老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讲评。
  3)学生反馈制。教学团队在每学期末与学生进行座谈,学生对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反馈。
  4)竞赛制。针对于学生,学院每学年组织“十佳作业”评比,并邀请国内专家进行评选;针对于教师,每学期举行讲课竞赛、教案与例图评比,优秀作品公开展示。
  5)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短期授课,扩展青年教师的教学手段。以上软质教学环境的优化,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积极、共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