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
下 载

 

 

2013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书

(本科)

 

 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课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课        型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城乡规划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 程    责 人  段 德 罡                   

 填报          20139

 

 

陕西省教育厅制

20139


 

填 写 要 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4.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5“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课程负责人

段德罡

性别

出生年月

19703

最终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学位

硕士

行政职务

副院长

所在院系

建筑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西安市雁塔路1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710055

研究方向

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城乡规划与设计

是否曾获省级

精品课程称号

 建筑初步

曾获省级精品

课程称号年份

 2011

原省级精品

课程负责人

     王军

 

 

 

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1、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课程负责人一直主持并参与本课程的建设,重点承担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近三年来在城市规划思维方法建构方面完成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及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

 

2、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城市规划专业初步

专业基础课

7

2

120

建筑设计基础Ⅰ-

专业基础课

7

3

 180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

5

150

城市建设史

专业课

4

3

180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

专业理论课(研)

4

5

300

  

3、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城市测绘

实习

2

100

规划师业务实践

实习

3

180

毕业设计课程

设计

8

50

规划研究课程

设计

5届研究生

32

全国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

学生科研计划

3

8

 

4、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城市规划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教育部,2007-2012年(第二负责人);

2)    城市规划专业省级、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省教育厅,2007-2012年(第二负责人);

3)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2009年(项目负责人);

4)    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1-5学期)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2010年(第二负责人);

5)    国家教育质量工程--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城市基层避难单元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指导教师。

5、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1)    基于学科导向&办学背景的探索——城市规划低年级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建筑与文化》,20109月;

2)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基本问题梳理,《2012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2年(发言论文);

3)    新时期城市规划低年级专业教学改革探讨,《2009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

4)    “站点”回归——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育的探索,《2009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

5)  公众参与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基础课教学实践——色彩训练教学改革为例,《社会的需求·永续的城市——2008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8

6、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    教学成果特等奖,探寻学科本源,重构专业框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改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52011年;

2)    城市规划专业基于新时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

3)    优秀教学论文,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核心问题探讨,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指导委员会,2011年;

4)    优秀指导教师,2006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22011年;

5)    发言论文,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基本问题梳理,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指导委员会,1/32012年;

7、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

1)    《城市规划专业初步(上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立项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课程负责人;

2)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中国数字科技馆——汉唐帝陵研究,纵向科研项目,科技部,2008年,(主要参与人);

2)  唐古拉山生态示范镇建设规划,横向科研项目,格尔木住房与城乡建设局,2013年至今(项目负责人);

3)  甘南卓尼县木耳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横向科研项目,卓尼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2至今(项目负责人);

4)  甘肃省永靖县城总体规划,横向科研项目,永靖县政府,2010年至今(项目负责人);

5)  陕西省重点镇示范项目——蔡家坡镇系列规划,横向科研项目,陕西省建设厅项目,2011年至今(项目负责人)。

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段德罡、王丽媛、王瑾,面向实施的城市风貌控制研究——以宝鸡市为例,城市规划,第4期,2531页,2013

2)  段德罡、田涛、张晓荣,西北地区川道城市空间发展时序研究——以临夏市为例,规划师,第3期,8792页,2011

3)  段德罡、黄博燕、张晓荣、王峰,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研究初探,城市规划,第4期,3842页,2010

4)  段德罡、刘瑾,貌由风生——以宝鸡城市风貌体系构建为例,规划师,第1期, 100105页,2012

5)  段德罡、刘恋,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体系及内容探讨——以丽江宝山石头城旅游区为例,规划师,第6期,4853页,2011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  中国设计行业十大杰出青年,共青团中央/光华科技基金会,个人奖项,2009年;

2)  “带领团队构建符合城乡规划学科发展趋势的专业基础教学体系”,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

3)  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陕西省科技厅,个人奖项,2009年;

4)  陕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陕西省建设厅,2008年(第二负责人);

5)  艺术设计类创作奖三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20092011年(项目负责人)。 

               

 

2.课程团队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

学科专业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签字

白 宁

1973.04

副教授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吴 锋

1976.12

副教授

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张晓荣

1982.09

讲 师

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王 琛

1980.11

讲 师

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王 侠

1977.04

讲 师

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徐 岚

1981.02

讲 师

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王 瑾

1983.03

讲  师

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田达睿

1984.04

助  教

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张 凡

1985.12

助  教

城乡规划学

主讲、教学研究

 

蔡忠原

1981.04

讲 师

建 筑 学

主讲、教学研究

 

 谢 晖

1980.07

讲 师

建 筑 学

主讲、教学研究

 

 汤道烈

1933.06

教  授

建 筑 学

督导、教师指导

 

 李树涛

1930.05

教  授

建 筑 学

督导、教师指导

 

课程

团队

整体

素质

及青

年教

师培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本课程教学队伍现有教师14人(含督导教师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2人,整体师资配备结构较为合理,梯队完善。

1、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

教师队伍教育背景丰富(本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专业背景涵盖城市规划、建筑学、工程技术等;职业背景有专职教师、注册规划师、建筑师等;从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看,有教授、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2人;从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上教师2人,3045岁教师10人,30岁以下教师2人。

 

2、学缘结构

本课程教学队伍教育背景丰富,有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3人,也有数名毕业于国内其它知名高校的优秀教师,分别来自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还有西北设计研究院等多家设计科研单位,来自外来学校和科研单位教师占到总人数的比例约45%。其余教师均毕业于本校,现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思想端正、科研思维活跃的高效的教学队伍。

 

3、师资配置情况

基于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及教学要求,专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0。各环节安排如下:
  各环节理论讲授课程安排主讲教师一名、助课教师一名(针对全年级60名同学;每环节理论教学时间一般为4-8学时);
  各环节设计辅导课程安排教师6名,即每名教师平均辅导10名学生;
  针对特定教学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邀请该专题学科范围内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与交流。

 

4、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由于学校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因素曾一度困扰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队伍的建设。经过多方努力,该问题已得到逐步改善,该教师团队包含有本校、外校引进教师,也与国内其它著名高校之间有一定交流。 

近年来,校、院、教研室实施了一系列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有力的改善了教学队伍的质量,例如:借助教育部西部访问学者计划,安排骨干教师赴国内著名高校进修、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借助科研平台,派遣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会议;发挥老教师的优势,对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对青年教师的备课、讲课进行耐心的指导;利用科研项目,发挥团队优势,使青年教师保持学术敏感度,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在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后,青年教师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机会,成长迅速,全面适应了教师的角色,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近5年内共培养了2名副教授、9名讲师,参与申报省级教学成果2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院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成果7项,并在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教学论文,在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上获得数篇优秀教改论文奖。

 

5、主讲教师教学经历

  主讲教师一:白宁,女,1973.04,副教授,骨干教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               1   60 

城市规划专业初步     专业基础课                  7               5   300

毕业设计               专业课                      8               4   30 

建筑设计基础12   专业课                      7               5   300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课,2K×2学时,4届本科生,30人。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7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城市规划专业初步教学与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1-5学期)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培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2013年。

4)教学研究论文

(1)城市规划专业设计思维教学,建筑与文化,2009031/3

(2)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建筑与文化,2009031/3

(3)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建筑与文化,20098月,1/3

(4)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课外专业素质训练研究,建筑与文化,2010031/2

(5)引入规划计条件与建筑计划的建筑设计教学——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教学改革,城市规划,2011121/2

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 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3/52009.2;

(2)陕西高校建筑学专业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1/22009.1;

(3)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排名第二,2008年 ;

(4)“城市规划专业初步”获2009校级精品课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4/62009.7;

(5)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12.12。

6)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

(1)《城市规划专业初步(上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立项

(2)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主讲教师二:吴锋,男,1976.12,副教授,骨干教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专业基础课         4         4   180

居住环境规划设计      专业课            16       2    20

建筑设计基础        专业基础课        16       4    60

建筑设计              专业课            16            2    30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16               2    30

毕业设计              专业课               16               3    20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多年来致力于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工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20人,近五年指导本科生进行城市测绘共计350人。

3)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

(1)《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子项目负责人);

(2)关中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动态规划研究,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项目负责人)

4)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优秀教学实习指导教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校级先进个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排名第五,2009年。

5)发表论文

(1)“造血”与“输血”——西北地区新农村规划方法的探求,《城市规划》,2009年,第一作者;

(2) 从“类型”到“切片”——建筑设计方法论教育的探讨《建筑与文化》,2009年,第一作者

(3)子系统规划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3《建筑与文化》,2009年第一作者

(4)Architecture Design for Context——Case Study of Jinche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innovation2011年,第一作者

5) 历史地理视角下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规划师》2012年,第一作者

 

  主讲教师三:张晓荣,女,1982.09,讲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    5届    50 人

    城市规划设计基础Ⅰ、Ⅱ  专业基础课   7     5    50

    城市规划专业初步        专业基础课     7       2    20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     专业课        4       5    300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城市规划实践,专业基础课,4K学时,1届本科生,10人;

(2) 城市规划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2K学时,1届本科生,20人。

3)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

(1)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已结题);

4)发表论文

1)大学之道,为学修身——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城市规划教学思考,2012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2)The Time Sequence of Space Dynamic Developm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on Behavior Evaluation,《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TRANS TECH PUBLICATIONS2012.05

3)“问题式教学”在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9月,第一作者;

4)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建筑与文化》,20096月,第一作者;

5)案例教学在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中的思考与应用,《建筑与文化》,200912月,第一作者;

 

  主讲教师四:王琛,女,1980.11,讲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建筑设计基础Ⅰ、Ⅱ、Ⅲ  专业 基础课       7课时/          3 20人;

城市规划设计初步        专业基础课         7课时/          430人;

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课时/          6 30人;

居住区环境设计            专业课            7课时/          2 30人;

毕业设计及实习            专业课            7课时/          1  6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自工作以来主要从事规划基础类教学及实践工作,承担过规划设计实践、毕业设计实践,北京城市参观实习等实践性教学,近五年累计4门次,共66人次;指导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共6人。

3)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8年,城市规划站点下的三大构成教改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3/5

2)2009年,城市规划设计教学团队获校级优秀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2/24

(3)2009年,城市规划专业初步获校级精品课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2/21

(4)2009年,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获校级精品课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5/16

(5)2011年,“数字与城市空间教学环节的再探讨——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空间基础能力培养”获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优秀教学论文奖,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2/3

 

4)发表论文

(1)数字与城市空间——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1),《建筑与文化》,2009年5月,第一作者;

(2)数字与城市空间——空间的理性教育探索,《城市的安全·规划的基点——2009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9月,第一作者;

(3)Studying on the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of Central County C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olicy—a Case of Chengcheng, Shaanxi Province,The 10th Asian Urbanization Conference(第十届亚洲城市化会议),2009年8月,第一作者;

(4)子系统规划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3),《建筑与文化》,2009年6月,第二作者;

(5)“数字与城市空间”教学环节的再探讨——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空间基础能力培养,《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9月,第二作者;

 

 

  主讲教师五:王侠,女,1977.04,讲师,骨干教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

城市规划专业初步    专业基础课          7          4 40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         4 40

建筑设计设计基础Ⅰ、Ⅱ 专业基础课           7        2 20

居住区环境设计           专业课                 7              2 30人;

毕业设计及实习           专业课                 7              1  6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毕业实习      专业实习课    2 K学时    1届本科生   6人;

城市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课    2 K学时    1届本科生   30人;

3)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

(1)城市规划专业初步教学与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2006年教改重点项目(主要成员),已结题;

(2)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1-5学期)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08年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排名第三)。

4)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教改获奖

(1)2012年,“城市空间认知”获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工科组优秀奖,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5;

(2)2010年, “城市规划思维方式的建构—“城市规划思维训练”教改成果”,西建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段德罡、王侠、张晓荣、王瑾、吴锋,排名2/5;证书编号20101215);

(3)2009年,“立足城市站点打造专业特色——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陕西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刘克成、段德罡、白宁、王侠、吴锋;排名4/5;

(4)2008年,“城市规划专业站点下的专业初步教学”,西建大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刘克成、段德罡、白宁、王侠、吴锋,排名4/5。

教学论文获奖

(1)2011年,《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城市空间设计思维培养》,第一作者,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论文奖。

(2)2010年,《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城市空间”教学》,第一作者,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论文奖。

(3)2009年,《城市规划专业初步中的“城市空间”教学》,第一作者,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5)发表论文

(1)2011,The Invalidity Analyse on Feasibility of Urban Color Planning.Wang Xia,Huang Lei,《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2011年,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城市空间设计思维培养.王侠,蔡忠原,赵雪亮.《规划一级学科•教育一流人才——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2011,9。

(3)2011年,空间创造性的培养——“类城市空间设计”教学. 王侠、段德罡、徐岚.《规划一级学科•教育一流人才——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2011,9。

(4)2010年,从“空间”到“城市空间”:城市规划专业一年级的城市空间意识培养. 王侠、段德罡、吴锋.《更好的规划教育•更美的城市生活——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2010,9。ISBN:978-7-112-12406-0(优秀论文奖)

(5)2010年,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城市空间”教学.王侠、段德罡.《站点•2010——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2010,6。ISBN:978-7-112-12176-2

 

  主讲教师六:徐岚,女,1981.02,讲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建筑初步             专业基础课               7             1    10

毕业设计               专业课                   8             1    6

城市规划设计基础Ⅰ、Ⅱ  专业课                  7              5    80

城市规划设计初步Ⅰ、Ⅱ  专业基础课      7         4    40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      5    50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城市规划基础Ⅰ、Ⅱ,专业基础课,3K学时,5届本科生,80人;

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课,2K学时,1届本科生,6人;

城市与建筑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2K学时,1届本科生,30人。

3)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

(1)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研究(JG0320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结题(排名第四);

(2)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1-5学期)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排名第五)

4)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城市规划专业初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

(2)城市规划设计教学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

(3)优秀班主任,校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2010 年“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在2010年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优秀论文奖;

(5)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校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01

 

5)发表论文

(1)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4,《建筑与文化》,2009年6月,1/2;

(2)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思考,《城市的安全•规划的基点——2009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9月,1/2;

(3)建筑设计与场地支持,《建筑与文化》,2009年10月,1/3;

(4)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2010年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007,1/2

(5)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城市规划,201009,1/2

 

  主讲教师七:王瑾,女,1983.08,讲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        3    30

  城市规划专业初步Ⅰ      专业基础课          7                   3    30

  城市规划专业初步Ⅱ      专业基础课          7                   3    30

  城市规划设计基础Ⅰ、Ⅱ  专业基础课    7            1    10

  城市规划设计基础Ⅲ      专业基础课     7               1    10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课,2K学时,2届本科生,9人;

(2)城市规划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课,2K学时,1届本科生,30人。

3)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

(1)案例式教学(苏拉底教学模式)在城市规划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面上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已结题);

4)教学获奖

(1)城市规划思维方式的建构——“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

(2)06级毕业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

(3)优秀论文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2010年);

(4)发言论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2011、2012、2013年)

5)发表教学论文

(1)城市规划基础教学的西方经验借鉴,《站点.2010——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一作者;

(2)“案例式教学”在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探索,《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论文集》,2011年,第一作者;

(3)城市地段空间的“解”与“析”——低年级城市空间基础认知教育,《2012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论文集》,2012年,第一作者;

(4)从“认识”到“认知”——城市参观实习中的关键能力培养,《2013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论文集》,2013,第一作者。

 

  主讲教师八:蔡忠原,男,1981.04,讲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城市建设史         专业基础课             4       2    60

城市规划设计初步   专业基础课             7       5    50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       2    20

城市规划设计基础   专业基础课             7       5    50

城市测绘实习       专业基础课             2       4    120

毕业设计              专业课                  8            2    12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城市测绘实习,专业实习课,2K学时,4届本科生,120人;

城市与建筑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1K学时,1届本科生,30人;

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课,2K×2学时,2届本科生,12人。

3)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城市空间设计思维培养”论文获规划专指委优秀论文奖,省部,城市规划专指委会,20112/3

(2)城市规划专业初步中的“城市空间”教学论文获城市规划专指委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省部,城市规划专指委会,20093/3

3)“建筑空间与行为支持”课程课件获“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陕西高教组一等奖”陕西省教委,一等,20102/5

(4)第四届全国建筑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省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3/7

(5)“城市规划站点下的三大构成教学”获教学成果二等奖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4/52008年;

  4)发表论文

1)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CAAD课程教改初探,《站点.2010——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第一作者;

(2)城市标识体系框架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11.02, 第一作者;

(3)基于行为研究的空间设计方法教学改革研究,《建筑与文化》,2009年11月,第一作者;

(4)建筑设计与场地支持,《建筑与文化》,2009年10月,第二作者;

(5)向土著学习——评玉湖村小学教学楼建筑,《建筑与文化》,2009年1月,第二作者;

 

  主讲教师九:谢晖,女,1980.07,讲师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城市规划设计初步      专业基础课           7              5    30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专业基础课            7              1    30

城市规划设计基础三   专业基础课           7                4    30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城市与建筑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2K学时,1届本科生,30人;

3)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第十三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5,2013年;

(2)2013年学校本科教学优秀教案三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4,2013年;

(3)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工科组优秀奖,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4/5,2012年;

(4)“城市规划与设计”获2009年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级教学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1/24,2009年;

(5)“城市规划专业初步”获2009年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1/21,2009年。

4)发表论文

1)强化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学生城市公共安全意识——以城市空间解析课程教学为例,《站点2010——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一作者;

(2)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探,《城市的安全·规划的基点——2009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9年09月,第一作者;

(3)空间建造与结构支持——建筑设计方法教学环节3,《建筑与文化》,2009年10月,第一作者;

(4)整体协调.功能复合.文脉传承—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共中心城市设计策略,规划师,2010年10月,第二作者;

(5)城市规划专业设计思维教学——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系列研究(三),《建筑与文化》,2009年03月,第三作者;

 

教学

改革

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 教学改革

教学团队以奠定学生全面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与思维方法为目标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教学改革,包括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教学团队申报成功了以“规划思维”为核心的系列教学改革项目:

(1)《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008-2009校级上项目;

(2)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1-5学期)课程体系改革2008-2010校级点项目;

3)案例式教学(苏格拉底教学模式)在城市规划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0-2011校级教改面上项目

(4)城市规划专业初步教学与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2006-2008级教改重点项目;

(5)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培养2012年建筑学院目(进行中)。

2 教学成果

在过去五年中,教学团队顺利申报了多项教材编写重点支持项目,在我校及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并于2009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

1)相关教学成果奖

(1)城市规划专业基于新时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一等奖,2012年;

(2)立足城市站点打造专业特色——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

3)从“创造”到“体验”——案例式教学在城市规划专业入门教育中的应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等奖,2012年;

(4)城市规划思维方式的建构——“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

(5)基于新知识观的城市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

(6)探索学科本源,重构专业框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改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成果特等奖,2011年;

(7)新站点•新体系—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体系构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

(8)以学科竞赛带动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城市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

(9)城市规划专业站点下的专业初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08

2)系列教材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获得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点教材建设支持项目,包括:

《城市规划设计思维基础教程》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

《城市规划设计基础》、

《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城市规划导引》、

《城市规划专业技能基础教程》、

《徒手表达基础教程》等.

 

3 相关教改论文

1)《建筑与文化》杂志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改革专栏文章

(1)城市规划低年级教学改革及专业课课程体系建构

(2)城市规划专业设计思维教学——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系列研究

(3)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4)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建构——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系列研究

(5)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2

(6)子系统规划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3

(7)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4

(8)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的城市规划管理知识教育

(9)案例教学在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中的思考与应用

2)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发表论文

(1)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改革初探(2008年)

(2)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思考(2009年)

(3)站点回归——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育的探索(2009年)

(4)问题式教学在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2010年优秀论文)

(5)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城市空间设计思维培养(2011优秀论文

(6)城市专业基础教学的基本问题梳理(2011年发言论文)

(7)“案例式教学“在城市专业基础教学中的探索(2011年发言论文)

(8)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人文思维”训练——从“空间规划”到“人文规划”(2012年发言论文)

(9)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思考——以西安铁路局社区调查研究为例(2013年)

4解决的问题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脱胎于建筑学,因此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专业教学面临着低年级学生专业兴趣不高、学习方向不明确,高低年级专业衔接缺乏过渡,高年级学生规划思维能力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校从2006年开始展开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其中《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是基础教改之后的一门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城市规划的系统方法与价值观。为达到此教学效果,本团队所在城市规划基础教研室展开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教学梯队的建设(注重不同专业背景、教育背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的搭配)、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城市为站点、城市规划专业要求为主线、各种与城市规划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为支撑)、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城市规划专业内涵、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和前沿、引导正确的专业价值观),经过持续的教学改革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列教学改革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早期了解了专业特点,明确了学习方向,掌握思维方法,对高年级顺利进行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2)通过教学研究,凝聚了教师队伍,加快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目前,城市规划基础教研室已成为了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团队,青年教师很快适应了教师工作,对待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极高的热情。

3)取得了系列教学成果,在专业教育领域已出具影响力。2010年成功举办“站点2010——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会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办学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综上,通过城市规划思维等系列课程的建设,解决了多年以来一直困扰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问题,使我校城市规划教学有了符合专业学习特点的思维方法论课程,更有利于培养新时期优秀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并提前5年应对了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成立。

 


 

3.课程建设

详细介绍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

 

1、课程持续建设情况

本课程所属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点是陕西省和建设部双重点学科,城市规划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名牌专业,是高考招生的 A类专业,也是我校目前唯一的一个A类专业。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是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把握复杂对象的基本方法;

·具备发现问题的基本能力;

·初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形成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

·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的流程。

我校于2006年在国内率先正式开设此课程,目前已在国内城市规划专业院校中形成一定影响力,并在2009年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届第5次年会中获得专指委好评。

1)率先改革:初设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专业基础涉及广泛,思维方法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在低年级阶段开设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对学生奠定良好的规划基础,构建科学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之中,一直以建筑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到了高年级很难适应不同思维方式的专业学习,对宏观的、强调逻辑思维的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衔接困难。基于此,在进行翔实调查,多年理论准备的基础上,2006年,正式开设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

该课程着眼于城市规划“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系统论”以及强调调查的作用,在低年级的引入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解决“城市规划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为下一阶段规划实践解决“城市规划该怎么做”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逐步完善:获取系列教学成果

通过5年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在经过了多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调整与完善之后,目前《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已得到多方专家的认可,认为该课程切实起到了帮助学生把握复杂对象,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等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城市及城市规划认识论,便于学生从多方面更好的理解城市和城市规划;有利于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建立正确的规划思维框架;同时也使学生逐渐具备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使用专业的研究方法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并获得校特等奖、省二等奖以及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表彰等成果。

3)扩大影响:引领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

在获得一系列教学成果奖之后,该课程的后续目标一方面是进行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是将课程建设的经验向兄弟院校推广,为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校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专业课教学已得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一致肯定。在学会和专指委的支持下,我校于20106月下旬举办第一届“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向全国专业院校推广经验,同时,我校还将于2014年再次举办第二届“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届时,《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的更新也将作为交流的核心内容之一。随后,本团队成员还将完成教材编写,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

 

2、课程更新情况

我校于2006年在国内率先正式开设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在近8年的建设过程中,课程进行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更新。

1)加强人文思维的培养

随着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我国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与《城乡规划法》(2008年)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城市规划正在从计划经济时代只注重物质性、技术性转向当前作为公共政策发挥空间资源配置的作用,应该说是城市规划本质属性的回归。

城市不是一部机器,是社会生活的载体,是生命的延续。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更应关注城市中的人,尊重人的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的延续,同时也应尊重人的话语权。

本课程率先应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方向的调整,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构建“人文思维理论”——“人文调研”——“人文规划设计”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环节,将“人文思想”融入于从“理论讲授”到“实际体会与感知”再到“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旨在弥补当前以“物质形态规划”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城市规划设计类训练课程中人文思维教学的欠缺,让学生更多关注人文主义的设计情怀与意识。

2)案例式教学的引入

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只会被动接受永远也赶不上科学的飞速发展。钱学森之问的实质就是我国的大学教育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进行创新。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城市现状、城市问题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是失败的。城市规划专业本身的实践性特征客观上要求实际案例的引入。

因此,本课程积极引入案例式教学,强调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快速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的连锁思考和反映,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程内容

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

1.       课程内容设置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阶段的核心课程,是建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的基础,旨在使学生具备发现城市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形成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工作流程。该课程在第一学年技能基础、设计思维基础训练之后开设。课程将结合城市认识论初步、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初步、空间改造与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效促进低年级学生规划理论知识的迅速拓展,建立理性视角下对城市规划内涵和本质的思考,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城市、发现城市问题、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是后续规划专业课程的思维基础,旨在将整体、系统的规划思维方法贯穿于低年级教学之中,同时,规划思维在低年级的建构也为高年级规划专业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城市认识方法

该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具备以“结构——系统”的知识初步把握对复杂对象的认识方法。课程内容包括如何认识城市的本质属性、规律以及掌握城市的认知方法和分析方法。城市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等城市软质系统以及城市硬质空间系统,其本身在构成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同时,城市又是一个动态的经济社会实体,其中并存的不同大小的社会集团、个人及其之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城市的综合性、复杂性以及发展的不确定性催生城市“结构—系统”认知方法论,它是正确认识城市和思考城市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城市结构—系统认知方法论,可以了解城市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单一构成要素的系统关系,有助于全面、系统的把握和认识城市和城市规划。

2)社区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该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初步进行问题的分析。城市调查方法与实践是综合训练教学环节中的子课题。该教学环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课堂讲授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使学生认识社会调查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初步掌握进行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接着以城市结构——系统认知方法为基础,选择城市中学生熟知的某社区为研究对象展开系统调研,发现其存在的现状问题。

3)社区调查研究——分析问题

该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准确性、导向性,以及各系统问题的关联性分析。基于上一环节归纳总结的各系统的现状问题,进行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学生通过子系统间关系的研究,初步建立系统解决城市问题的想法与构思。本节课重点是在社区系统调查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交通系统、道路系统和绿化系统等的分析研究,各人应提出社区存在的系统问题以及与铁路局社区总体问题之间的关系。此环节设置图示语言理论课讲授,培养学生根据文字所描述的事物发展过程、规律、各种条件等,能够做出与事物相符合的示意图语言;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图表、框图、流程图、概念图等的表达形式,并能灵活运用

4)社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该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城市规划专业是围绕“城市空间”进行公共利益分配的这一核心主题,初步认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培养政策视角下城市规划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掌握分析问题、综合决策的能力及科学表达的人文素养。

 “公共政策初步”教学环节在内容上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公共政策性质、组成、功能、特征及运行过程的理论概述,通过对公共政策要义的领会让学生初步理解规划师的职业特质及职业价值观,这将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素养;另一方面将公共政策融汇于综合训练中,让学生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制定社区某领域的公共政策,旨在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规划决策的意识,以及从自己熟悉的领域看待公共政策,或者说以公共政策作为一个视角来看待城市规划的能力。

5)城市空间改造与设计

该教学环节综合运用此前所学的知识,运用创造性思维,结合恰当的建筑、环境等改造手段,解决一个特定范围内城市空间的各种问题,进行空间改造,提升空间品质,更好的适应当前城市生活的需求,体现城市规划的社会人文关怀。通过综合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划思维方法,以前期研究为设计依据,选取适当局部地段进行城市空间设计,营造社区感,创造良好的邻里关系,从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局部地段空间改造与设计方案。

 

2.       课程结构体系

以低年级设计课程为平台,构建 “规划思维理论”——“规划调研综合实践”——“空间改造设计”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体系,将城市规划思维与方法的培养融入于从“理论讲授”到“实际体会与感知”再到“实践应用”的过程中。

1)规划思维理论讲授

课堂教学环节是低年级学生接触“城市规划思维与方法”的第一步,理论教学部分包括城市认识论、城市规划调查方法、图示语言、公共政策及城市空间改造与设计五个环节。

“城市认识论初步”是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强调把系统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融汇于低年级教学之中,强调对城市及城市规划整体、系统的认识方法,对于规划专业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思维方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高年级专业设计类课程奠定了必要的规划方法论基础。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城市空间认知与改造都隶属于综合训练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进行了城市规划认识论的理论学习后尽早接触城市规划实践领域,通过实施调查——现状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的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城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初步”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和公共政策属性。职业规划师已不能再囿于形态规划的单一技能,要从崇尚理性的技术性角色向协调各种利益集团冲突的角色转变。这个环节的设置也是我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对职业规划师素质的要求做出的积极响应,同时,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正在由技术手段转向公共政策”的属性转变对规划教育调整的要求。

 2)规划调研综合实践

在理论课讲授后,学生将借助“实地调查研究”环节进一步理解城市规划思维方法的内涵。通过对传统街区、老社区等地段系统性地调查研究,使学生既关注物质空间调研方法又体会传统街区内蕴含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特征,如和谐的邻里关系、较强的社区意识、传统的生活方式、特殊人群的习惯等。

该内容是继城市认识方法与调研方法之后的综合实践环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于让学生构建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规划思维与路径,掌握系统规划的步骤和方法。以城市系统认知方法与城市调研方法为基础,选择铁路局社区为研究对象展开系统调研,发现其存在的现状问题;在全面认识、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具体分析内容、分析方法进行讲述,并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基于调查分析的结论,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交通系统、道路系统规划等方面解决社区存在的各种问题。

3)空间改造设计实践应用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综合训练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个课题。该课题首先向学生介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接着让学生以自己所作的铁路局更新改造规划为依据,选择铁路局社区中的某一局部公共空间(用地规模小于1ha)进行该空间的详细环境设计。

另外,在设计实践环节中引入“公众参与”的思想,让学生初步认识与掌握基于人文思想的设计内涵与方法。区别于以往 “看完现场闭门设计”的状态,让学生通过与居民的深度访谈去寻找灵感、现场构思、并要求学生在设计的整个过程反复去现场修正构思与方案。通过人文设计的训练,首先让学生了解“人文思想”导向下的规划设计绝对不是主观的遐想,而是源于设计所在地块和其中生活着的人的需求,因此公众参与是规划设计方案最有力的支撑。

 

3.       课程知识点

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划认识观,清晰认识到规划不是个人意志的反映,也不仅仅是技术工具,而应从社会、经济、管理等多角度进行认识、思考,从而作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课程注重学生的分析思考过程,强调思维的整体性、系统性、逻辑性和多维度,更强调不同群体利益的关注和平衡,帮助学生建立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以符合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的正确认识。

课程的难点在于把握在低年级引入专业知识的“度”,既要建立系统的城市规划知识框架,又要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专业认知水平。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课程不追求教学成果的面面俱到,而更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认识城市空间表象下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内容具体包括数字与城市空间、城市认识论初步、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城市子系统规划初步、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初步、城市空间认知与改造等环节。(详见图2

教学组织中将“数字与城市空间”作为思维训练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目的是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初步与城市规划思维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初步建立城市空间的概念;此后将讲述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城市规划认识论”,使学生初步构建正确的城市规划认识观;在城市认知理论指导下,课程将进入一个综合训练环节,选择城市某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初步掌握实施调查后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的规划方法,并在成果中运用公共政策知识制定该社区某领域的管理规定,培养学生文本写作的能力。

 

4.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平台的城市规划思维培养方式。为使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低年级初步具备城市规划思维基础,我们对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如下思考:

1)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城市现状、城市问题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是失败的。城市规划专业本身的实践性特征客观上要求实际案例的引入。对低年级教学而言,学生对专业的特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有效结合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快速建立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快速理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城市规划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审美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除了在课内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学会在课外进行多领域知识的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3)城市规划低年级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学科特点都为在低年级引入专业知识的“度”提出了要求。实践性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的启发学生的“规划思维”,通过组织学生对实践对象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建立理性视角下对城市规划内涵和本质的思考,初步具备和掌握认识、发现和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在整体上包括城市认识论初步、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初步、数字与城市空间和城市空间认知与改造六个教学环节,目的在于促进低年级学生规划理论知识的迅速拓展,建立理性视角下对于城市规划内涵和本质的思考。五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并且都是针对同一个实践性研究对象(如铁路局社区)展开,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所涉及到的课程作业包括:学习城市或局部地段的认识方法和调查方法——运用方法针对铁路局社区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认识铁路局社区的现状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铁路局的更新改造规划——制定铁路局社区的交通管理规定——选择其内某一局部地段进行空间认知和改造设计。

通过《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依托于对一个交织着复杂问题的对象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发现城市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高年级进行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课时安排

阶段划分

周次

时间

学时

          

    

城市规划认识论

1

周一

4

城市规划思维:系统论与方法论

周二

4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调查

周四

4

铁路局社区现场教学

周五

4

课堂辅导: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分系统整理归纳、总结铁路局社区的现状问题

社区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

2

 

周一

4

图示语言

周二

4

课堂辅导:基于上节课纳总结的各系统的现状问题,进行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周四

4

课堂辅导:引导学生通过子系统间关系的研究,初步建立系统解决城市问题的想法与构思。

周五

4

课堂辅导:引导学生通过子系统间关系的研究,初步建立系统解决城市问题的想法与构思。

社区调查研究

——分析问题

3

 

周一

4

公共政策基础知识

周二

4

评图

周四

4

课堂辅导:1、基于上一阶段归纳总结的各系统的现状问题,进行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层次分析;2、各系统问题的关联性分析

周五

4

课堂辅导:1、基于上一阶段归纳总结的各系统的现状问题,进行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层次分析;2、各系统问题的关联性分析

社区调查研究

——解决问题

4

 

周一

4

课堂辅导: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探索问题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寻找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周二

4

课堂辅导: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探索问题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寻找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周四

4

答疑,展开最终成果表达

周五

4

城市空间认知与改造

 

5

 

周一

4

城市空间认知与改造相关知识及规划对象讲述

周二

4

课堂辅导:规划地段周边区域及基地空间要素的认知与分析

周四

4

周五

4

课堂辅导:基于现状问题的空间改造设计

6

 

周一

4

周二

4

周四

4

课堂辅导:基于现状问题的空间改造设计

空间改造模型制作

周五

4

7

周一

4

作业成果表达、答疑

周二

4

周四

4

周五

4

 

5.课程资源

资源特色

1课程资源多元化

1)图书。我校图书馆藏书141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09万册,外文图书17万册,期刊4421种;订购有清华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大报刊资料镜像数据库;方正Apabi镜像和网络电子图书50000种;并且订购多种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及学位论文;收藏有一定数量的特种文献和视听资料。学校建有电子阅览室、国际联机检索室和远程教育中心。周开馆时间95小时。

2)网络。我校校园网始建于1997年,是陕西省首批接入CERNET的高校之一,也是教育部按A类高校来投入建设的院校之一。20003月成立了信息网络中心,办公面积3000多平米,设有一个视频会议室,二个多媒体教室、可同时容纳240多人的网络机房、新技术实验室、网络教学直播机房及研究制作室等。目前校园网覆盖了学校绝大多数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及家属楼,为全校2万多名师生提供了一流的网络平台。

3)信息。我校建筑学院也设有资料量万余册的资料室和计算机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学院建设了全国高校唯一的数字建筑博物馆、城市与建筑数字化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另外建筑学院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建有数字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报告厅,自由空间等特色学习场所,装备有先进的可视化电教设备,如:数字投影仪、电子白板、视频展示台等,并配备了有关教学软件。

4)实践。为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在校内及校外建立了多处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工程实践、测绘实践、设计竞赛的场所;建筑学院供广大师生自由交流使用的建筑广场形成了专业学习的场效应5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实验室为学生进行空间试验创造了条件。这些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以及师生及时沟通、互动、在线答疑等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2教学手段多样化

结合专业特征,教学手段多样:1)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性,鼓励学生多方面交流,要求学生能够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2)在作业设置中,有意识锻炼学生们的文字撰写能力,强调文本、说明书在规划成果中的重要性;3)采取小组合作完成形式,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教学环节设定的知识点;4)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将规划的价值观、职业道德渗入专业教育之中,教育学生要在专业启蒙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重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和福祉,要将城市规划教育延伸至公共政策的领域;5)引入“案例式教学”法,注重通过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设计小组”为单元,促进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集体协作能力。

3教学平台开放化

1)青年教师联合制。学院成立青年教师联合会,为青年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交流、获取资料的平台。2)教授监督制。青年教师联合会定期与老教授进行教学方法交流、教学方法讲授,同时,老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讲评。3)学生反馈制。教学团队在每学期末与学生进行座谈,学生对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反馈。4)竞赛制。针对于学生,学院每学年组织“十佳作业”评比,并邀请国内专家进行评选;针对于教师,每学期举行讲课竞赛、教案与例图评比,优秀作品公开展示。5)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短期授课,扩展青年教师的教学手段。以上软质教学环境的优化,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积极、共享的平台。

 

基本资源清单

1 教材使用与建设

参考教材:

(1)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李和平、李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城市规划中空间利益调控的政策分析》,何子张,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中国建工出版社

(5)   《城市空间设计》夏祖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德)普林茨著;吴志强译制组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  《城市设计(下)——设计建构》,(德)普林茨著;吴志强译制组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本课程是将规划思维与设计实践有机结合的新课程,属国内首创,专门教材本团队正在建设中。目前使用中的教案是教学团队结合教学大纲,借鉴已有教材相关理论,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融入城市系统论、社会调查方法、公共政策以及经济学、社会学、工程等相关知识,尤其是将公共政策的理论知识结合于城市规划思维,为低年级学生初步理解城市规划从“技术手段”走向“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方法。

2实验性教学环境

实践性与真实性是本课程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学组结合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水平选择具有城市基本特征(居住、工作、休闲、交通)的铁路局社区做为实验基地,展开具体的调查分析工作。

3网络教学环境

已建立了《城市规划思维训练》校级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网站除基本的课程内容外还包括网络自学课件、视频、留言板等栏目。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环节进行学习,同时也可通过留言板与老师进行互动。

 

拓展资源清单及建设使用情况

拓展资源为学生自学时的拓展读物及相关专家的报告会、座谈会,有助于学生对于课程的加深理解。

书籍:

(1)   《现代城市理论》孙施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交往与空间》扬.盖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公共政策学新编》,钱再见,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宁国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   《公共政策:概念、模型与应用》,宋锦州,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现代法中的城市规划:都市法研究初步(上下)》,朱芒,法律出版社,2012

(7)   《建筑外环境设计》钱健宋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报告会(相关学者与单位):

(1)   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

(2)   袁奇峰(城市空间公共性建构)

3)  顾大庆系列报告

(4)   西安市规划院

(5)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6)   万科集团

(7)   新型城镇化系列学术报告等

6.课程评价

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

1.自我评价

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围绕着城市规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结合城市规划学科的本质定位及发展趋势,按照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及深入的教学改革,使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建设质量发生了质的转变。《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国内最早构建的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

2006年以来,我校城市规划专业以“站点转移”的思路和理念为指导着手进行系列教学改革,改革旨在构建全新的低年级(15学期)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而其中最能体现“站点转移”理念的就是第三学期进行的《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本课程的构建在国内实属首例,它是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阶段的核心课程,是低年级专业课程实现“站点转移”的关键,将对我国其他高校城市规划低年级专业教学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提前五年应对了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成立

b.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阶段的核心课程,是城市规划思维建构的重要基础。结合城市规划的学科内涵、特征和属性,以及学生对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学习规律,课程将复杂的城市问题及城市规划思维方式结合到“由简入繁”的不同教学环节之中,选择城市认识论初步、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初步、空间地段改造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效促进低年级学生规划理论知识的迅速拓展,建立理性视角下对城市规划内涵和本质的思考,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城市、发现城市问题、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

c. 创建了具有规划教学特色的案例式教学法

面对时代变迁城市规划本科低年级教学应转变几点思路:1)“重技术”转变为“职业道德与技术”并重;2)“重知识”转变为“重能力”;3)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同时,教育受众——90后”大学生的特征变化为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本团队引入案例式教学法,采用角色扮演、辩论、拉票投票等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加强其表达能力,进而很好的实现提升其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及思维方式。

2)     本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国内城市规划专业办学院校中率先进行了系统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其成果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肯定。该教改研究对提高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全国近200所高校开办城市规划专业而对低年级教学缺乏系统研究的今天,该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其中,《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建设质量在省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a.       我校是西北地区、陕西省最早通过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评估的院校

我校是国内外知名的建筑类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始于1986年,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之一。依托建筑学办学的深厚积淀,城市规划专业办学很快达到了国内先进的水平。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以优秀级通过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是我省乃至西北地区最早通过评估的院校,其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受到国内外同类专业院校充分的肯定。

b.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进行了国内最系统的低年级课程体系研究

与一些兄弟院校相似,我校早期的城市规划专业办学依托于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程一度与建筑学专业统一开设。自1999年起,我校尝试改变这种局面,通过系统研究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使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符合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特征、符合社会对高质量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要。自2006年以来,我校城市规划专业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调整了以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构建全新的低年级(1—5学期)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该教学改革在国内率先进行了系统建设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探索,对促进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全面发展意义深远。2007年,我校城市规划专业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同时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更将大力推动城市规划专业在全国的影响。

c.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在全国同类专业院校中具有示范作用

《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是低年级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低年级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教改后的《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围绕城市规划专业“站点”展开,将为打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并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规划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全新的教学内容组织、系统的专业教学思考为全国同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城市规划专业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城市规划教学改革要紧跟时代持续进行。《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持续研究:

·由于该课程属于城市规划低年级教学改革的一环,目前国内高校相同专业还没有与此相似的课程体系作为参考范例,所以在教学中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尚须更长时间检验教学效果。

·需进一步不断完善课程中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本课程需进一步增进与国内外兄弟院校间的交流,积极推广教改成果,以期对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2.同行专家评价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先生对我校低年级基础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要进一步促进学会与我校共同进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研讨;

南京大学的徐建刚教授(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给予的评价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体系是培养注册规划师的典范、标杆”;

武汉大学的张明教授(原美国马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给予了“该基础教学体系远比美国的规划教育要系统、科学”的高度赞誉。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对本课程的评价:

a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对本课程的评价:

西北大学的李同升教授对本课程的评价:

 

针对以本课程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了鉴定,对包含本课程在内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此处采用当时的教学成果鉴定书作为校外专家评价材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院长李昊对本课程的评价:

 

3.学校评价:

 

4.学生评价:
a
a
a
a
a
5.社会使用评价: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城市规划基础教学在国内学界和业界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a.学界影响

2010年,在我校成功举办了“站点2010——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会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办学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召开“2010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以及在不同期刊与专业会议上发表教学论文,扩大了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影响力,并吸引兄弟院校 201011月中旬,浙江工业大学;201012月上旬,三峡大学等)前来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近三年,10余人次被邀请参加专指委年会主题发言;

近十所高校前来我校进行专业基础教学交流(如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华侨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工大、长江大学、台湾文化大学等)。

b 业界反馈

结合近5年毕业生调查材料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多数毕业生的状况都在良好以上,用人单位对我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能力和设计方案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普遍感到满意。他们认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方案能力强,为人诚实,工作踏实、肯干,责任心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有学习、钻研的精神,工作肯干、热情较高,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作风”;“学生的基本素质较高,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方案能力较强,工作中能够踏实工作,态度端正,积极肯干,与其他专业的沟通能力较强,与甲方的沟通能力较强”等,许多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各项工作,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

7.学校政策支持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同样也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大力鼓励“精品课程”的构建与发展:

1、  全面开展校、院二级精品课程基础体系构建

2003年以来我校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构建各门类、专业的校、院(系)二级精品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我校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 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我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2、  积极推进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发展

在抓好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建立起以学习精品课程和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体系和良性发展机制。对获准校级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及已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的课程要求其积极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自2003年以来我校共建设97门精品课程,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3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9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1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

3、重视电子、网络教材的可视性和可读性特征,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自身特点,学校在文字教材建设并逐渐健全的基础上,卓有成效的开展了电子和网络教材的建设工作,包括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及专业课程教材配套材料的电子资料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料库的配套建设,学校对电子教材项目的成功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的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4、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鉴于《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本课程良好的建设基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建筑学院及城乡规划系决定继续支持《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课程建设,资助5万余元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及课程教材的编写,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建设。

学院出台配套措施,从资金、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四个方面,鼓励和落实“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1、资金支持保障:除校级教改项目外,学院为促进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2012年开始,设置学院教改项目,并提供配套的专业建设资金和奖励基金,改善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环境,同时,为该专业提供教师进修、交流的资金支持,为推进该专业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

2、教改激励机制:学院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教学改革,组织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就国际、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把握该学科的学术动态及学术前沿,并将研究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推动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体系改革及教学法改革。同时,对教改取得显著成绩者给予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励,引导教学改革的深入持续进行。

       3、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继续按照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强教学督导制度,让优秀的、富于经验的老教师引领年轻教师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打造青年教师培养的平台,利用讲课比赛、教案评比等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也将针对教学纪律、教风学风、职业道德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较大的教学事故将严肃处理,确保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8.承诺与责任

1.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2.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

3.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9.学校推荐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