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 演示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观察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和现象;
2. 熟悉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操作和调节方法;
3. 进行制冷(热泵)循环系统初步的热力计算。
(二)制冷(热泵)循环的基本原理
2.1 制冷(热泵)循环的基本概念
制冷(热泵)循环是一种逆向循环,其目的在于将低温物体(热源)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物体(热源)中去。根据 Clausius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叙述,要实现热量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的迁移,外界必须向系统提供机械能或者热能。
制冷循环与热泵循环从原理上讲是完全相同的,区别在于工程应用中侧重点不同。制冷循环的主要目的是从低温物体(热源)取走热量,以维持低温;而热泵循环的主要目的是不断向高温物体(热源)输送热量,以维持高温。因此工程实际中制冷机和热泵在设计和制造上有一定区别。
2.2 制冷(热泵)循环的经济性指标
制冷循环的经济性指标是制冷系数;热泵循环的经济性指标是供热系数。其计算方法均是得到的收益与消耗的代价的比值。以卡诺逆循环为例,在图 1 所示的 T - s 图上,高温热源温度为 T I ,低温热源温度为 T II ,那么根据制冷系数的定义得到下式:
(2-1)
上式中 Q II 表示从低温热源带走的热量, Q I 表示向高温热源释放的热量, W 代表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或者提供的热。
2.3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各种制冷方式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制冷方式。本演示实验也是根据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原理设计的。
图 2 所示为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设备示意图和 T-s 图。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具体的循环过程的描述是:工质从蒸发器流出时为干饱和蒸汽(状态 1 );进入压缩机进行可逆绝热压缩过程(过程 1 — 2 ),工质升压升温至过热蒸汽(状态 2 );过热蒸汽进入冷凝器,实现可逆定压放热过程(过程 2 - 3 - 4 ),至饱和液态(状态 4 );饱和液经过膨胀阀作不可逆绝热节流过程(过程 4-5 ),降压降温至状态 5 ;低温液体进入蒸发器实现可逆定压蒸发过程(过程 5 - 1 ),达到饱和气态(状态 1 )。这样完成了一个循环。其中过程 5 - 1 从低温热源带走热量,过程 2 - 3 - 4 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
(三)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3.1 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由全封闭式压缩机、换热器 1 、换热器 2 、浮子式节流阀、四通换向阀以及管路组成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由流量计以及换热器内盘管组成水系统;同时设有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测量仪表,用于测量工质温度以及对系统实现控制。装置示意图如图 3 所示,当系统做制冷循环时,换热器 1 做蒸发器,换热器 2 做冷凝器;热泵循环时换热器 1 做冷凝器,换热器 2 做蒸发器。系统使用低压工质 R11 做制冷剂。
3.2 操作步骤
一 . 制冷循环演示:
1. 把四通换向阀调至 “ 制冷 ” 位置;
2. 打开连接演示装置的供水阀门,利用浮子流量计阀门适当调节蒸发器、冷凝器水流量;
3. 开启制冷压缩机,观察工质冷凝、蒸发过程及其现象;
4. 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即可记录压缩机输入电流、电压、冷凝压力、蒸发压力、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以及水流量等参数。
二 . 热泵循环演示:
1. 把四通换向阀调至 “ 热泵 ” 位置;
2. 类似上述 2 、 3 、 4 步骤进行操作和记录。
(四)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热力计算
数据准备:
1. 通过演示实验台可以直接观测记录的数据是:
换热器 1 的进口水温 t 1 [ ℃ ] 、出口水温 t 2 [ ℃ ] 、水流量 G 1 [kg/s] ;
换热器 2 的进口水温 t 3 [ ℃ ] 、出口水温 t 4 [ ℃ ] 、水流量 G 2 [kg/s] ;
换热器 1 内制冷剂工质压力 p 1 ;
换热器 2 内制冷工质压力 p 2 ;
环境温度 t 0 [ ℃ ] ;
电机电压 V [V] 、电流 I [A] ;
2. 计算所需要的物性参数和常数:
水的定压比热 c p = 4.1868kJ/kg · K ;
换热器的热损失系数φ= 0.1kW/ ℃;
电机效率η= 98% ;
R11 在蒸发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 t e [ ℃ ] ;
R11 在冷凝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 t c [ ℃ ] ;( t e 和 t c 需查 R11 热力性质表表)
1. 当系统作制冷循环时
2. 当系统作热泵循环时
分析讨论:
1. 分析实验结果,指出影响各参数测定精度的因素;
2. 指出本系统运行参数的调节手段是什么。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为确保安全,切忌冷凝器不通水或无人看管情况下长时间运行;
2. 实验结束后,首先关闭压缩机,过一分钟后再关闭供水阀门;
3. 控制工质压力,不能超过 0.2Mpa 。
(六)实验预习要求
1. 复习教材中有关制冷(热泵)循环方面的原理和公式;
2. 了解一些常用的制冷方法;
3. 了解常用的制冷剂的基本性质,命名规则以及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