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描述>>>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工程热力学》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三大专业技术基础课(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 之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的 56 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培养具备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和调试基本能力,并初步具备应用研究、设备开发能力,能在暖通空调行业,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工程概预算及设备研发领域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生源状况良好, 2010 年度所招收学生的最低入学成绩为 582 分,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

  自我校五十年代设置该学科方向以来,就开设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学科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搭建平台。 随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  该专业的前身“供热通风专业”是我校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 1957 年前苏联专家 F · A · 马克西莫夫教授及夫人即来校工作,培养指导了国内一批优秀的暖通硕士研究生。

  •  1984 获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  1998 获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同年该 学科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  2004 全票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同年相继被评为学校和陕西省“名牌专业”。

  •  2005 通过国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点评估”。 2008 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同年被评为陕西省“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

  •  2009 全票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复评),并被评为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为了适应了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该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和教学手段上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作为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平台课程的作用。 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能量转化的客观规律、掌握能量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对工程中涉及热现象的问题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计算,树立节约用能、合理用能的观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并初步为进行科学研究做准备。在教学中逐渐将科研意识的培养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多年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 “启发式教学”, 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比如讲述如何分析湿空气的热力过程时,紧紧围绕本专业所要涉及的具体工程应用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将相关的课程概念和原理都融会其中,直至学生掌握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专门研制了双语和全中文工程热力学多媒体课件,开设了网络课堂,用于日常教学过程中。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鉴于《工程热力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包含了从瓦特、卡诺、克劳修斯、开尔文到凯南、普利高津等诸多西方学者的巨大贡献和学术思想,在该课程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十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其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 在教育部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文件鼓励下,自 2004 年起,面向建筑环境设备与工程专业试点了《工程热力学》课程双语教学,最初的几年选用中、英文两种教材。 不仅有助于拓宽英语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而且可解决公共英语学习与专业之间的脱节问题。通过双语教学在传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和锻炼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和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使其英语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该专业人才日后参与国际交流、国际工程项目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经过多轮次双语教学的尝试,发现英文原版教材阅读量过大,内容组织编排与中文教材不能很好吻合的弊病, 组织教学团队的教师编写出版了《工程热力学》双语版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年 2 月),并于 2012 年 9 月已经投入到实际的双语教学实践中。 为了进一步在国内建筑类高校中推广该教材,拟将教学团队配套使用的教学课件光盘化,并编写出版双语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