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队伍>>>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赵 蕾

1971 .03

教 授

暖通专业

主讲教师

朱常琳

1969

副教授

车辆工程

主讲教师

崔海航

1975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主讲教师

严双志

1959

工程师

暖通专业

实验指导

周 宇

1977

讲 师

工程热物理

辅助教学和实验

常志英

1983

讲 师

工程热物理

辅助教学和实验

朱陆莉

1966

工程师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工程热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专业课程,参与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共 6 人。

  教学团队知识结构、学缘构成合理,学历层次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工程师1人,教学管理人员1人。本课程教学团队中有校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人。这些教师在承担《工程热力学》课程讲授的同时,也是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各主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承担者,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流体力学》、《传热学》和《水力学》等,研究领域涉及建环、给水和环境学科。教师中获博士学位者 2 人(均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获硕士学位者3人。其中1人获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学位,1人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6名参与教学的教师分别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合理。

     
教师学历结构分布示意图                教师职称结构示意图 

  教学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年龄组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本课程教师都是活跃在本科教学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主讲教师有 10 年以上的本科教学工作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中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青年教师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计算机技能强,积极做好课程内容与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实践环节强化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青年教师均具有较好的英语功底和交流能力。

  目前师资(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 :20 。

 

主要成员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

  赵蕾, 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陕西省重点学科、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参加人、《工程热力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本科生的《工程热力学》与面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等工程热力学》、《暖通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以及《暖通动态测试技术》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朱常琳,女,副教授,硕士。 近5年来主讲华清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专业《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4轮次,以及环境工程和给排水工程专业的《传热学》和《热工基础》等课程,主讲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专业硕士生的《计算传热学》课程3轮次。同时,参与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学效果良好。


  崔海航,男,副教授,博士。 1993年09月~1997年0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机械专业学士学位, 1998年09月 ~2001年0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2001年08月 ~2005年08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学博士学位。 2005年9月~2009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 Singapore-MIT Alliance 做 Research Fellow ,其中, 2007年6月~2007年12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Research lab of Electronics 做博士后,09年12月~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承担了本科生的《流体力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以及《水力学》 、《热工基础》 等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周 宇,女,硕士,讲师。 本科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热能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2006年开始任教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热工流力教研室。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曾荣获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获2011年度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提名奖 。


  常志英,男,硕士,讲师 。 本科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流体力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9.6 参加工作。主讲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等课程,并担任工程热力学课程助教。


  严双志,男,工程师。 从事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课程的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长达20余年,在实验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2007年曾荣获先进实验室个人。曾根据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制作了压缩机耐久性实验装置研制、水压图水力工况、制冷装置优化改造等实验设备,这些设备在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极其良好的作用,多次获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朱陆莉,女,工程师,硕士。 1996 年至今一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公开发表教改论文多篇,主持或参加教改项目6项,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或表彰11余次,如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托重点学科群,建设高水平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等,参加学院各类教学管理文件的编写等工作,发表教改论文多篇。2006-2008年,连续三年获校教学管理一等奖。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 .培养青年教师严谨治学的优良教风,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锻炼和考核。青年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必须进行试讲,其《工程热力学》教案要求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评阅。熟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与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关系,经常性开展的教学法研讨活动,邀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介绍经验,以形成良好传、帮、带传统。

2. 加强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促进他们理论水平的提高

  以《工程热力学》省级精品课程等建设为抓手,以梯队形式带动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热工流力教研室全部青年教师均参加相应的学术梯队,作为主持或主要参加人积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及教学研究,使他们通过科研实践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3. 创造良好氛围,支持青年教师在职进修,参与国际交流,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知识层次攀登

  提倡青年教师进行再学习,取得更高层次的学位。近几年来《工程热力学》任课教师中共有两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一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同时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课程进修,在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同时,开阔视野,使其本科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以将工程热力学的双语教学工作做得更具特色。

4. 鼓励青年教师努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进一步整合

  以包括 《工程热力学》在内的各类讲课比赛、大学生科技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为载体,以评优为手段引发教师不断进取的内驱力,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冒尖、成才,加强《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任课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努力掌握多媒体、 Flash 制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进一步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