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凸轮机构的分类 |
|
按凸轮的形状分 |
 |
|
|
按从动件的形状分 |
 |
|
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 |
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 |
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 |
|
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
推杆的运动形式 |

|
基本概念:基圆、基圆半径、推程、升程、推程运动角、回程、回程运动角、休止、远休止角、近休止角、压力角 |
常用的运动形式 |
 |
运动规律 |
动力特性 |
适用场合 |
冲击性质 |
发生性质 |
等速运动 |
刚性冲击 |
开始点、终止点 |
低速轻载 |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
柔性冲击 |
开始点、中点、终止点 |
中速轻载 |
余弦加速度运动 |
柔性冲击 |
开始点、终止点 |
中低速重载 |
|
|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
设计原理:反转法原理 |
设计方法 |

|
图解法 |
|
作图基本步骤 |
①根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画出位移线图并沿横轴等分; |
②选出比例尺,画出基圆及从动件起始位置; |
③求出从动件在反转运动中占据的各个位置; |
④求从动件尖顶在复合运动中依次占据的位置; |
⑤将从动件尖顶的各位置点连成一条光滑曲线,即为凸轮理论轮廓曲线。 |
⑥用包络的方法求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 |
解析法 |
|
①画出基圆及推杆起始位置,取合适的直角坐标系。 |
②根据反转法原理,求出推杆反转δ角时理论廓线方程式。 |
③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实际廓线方程式。 |
|
主要参数的选择 |
|
压力角 从减小推力和避免自锁的观点来看,压力角愈小愈好。 |
基圆半径 在满足压力角小于许用压力角的条件下,尽量使基圆半径小些,以使凸轮机构的尺寸不至过大。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还需考虑到凸轮机构的结构、受力、安装、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
滚子半径 为了避免理论轮廓出现尖点和自交,滚子半径应小于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设计时,应尽量使滚子半径小些,但考虑到强度、结构等限制,通常按经验公式确定取滚子半径,设计中验算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