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学队伍->  

学术研究

1.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999—2002),主持,完成。
(2)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的能量设计方法研究(2000—2004),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专项,主持,完成。
(3)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评估理论和方法(2002—2005),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专项,主持,完成。
(4)滑移隔震结构体系滑移限位装置的研究(2002—2004),国家建设部科技项目,主持,完成
(5)工程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2002—200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基金,主持,完成
(6)应用形状记忆合金进行结构抗震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999—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参加人,完成
(7)在役损伤结构抗震性态评估理论与方法(200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三参加人,完成
(8)大型火电厂纵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2000—2002),国家电力总局科技项目,第二参加人,完成
(9)大型火电厂纵向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2001—2003),国家电力总局科技项目,第二参加人,完成
(10)智能减震系统在结构抗震控制中的理论与应用(2001—200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第二参加人,完成
(11)耗能减震结构地震能量分析的评估理论与方法(2002—2004),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专项,第二参加人,完成。
(12)不规则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理论和方法(2004—200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主持,在研
(13)钢骨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2006—200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在研
(14)大气与冻凝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对策的基础研究(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负责人,在研
(15)高强约束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编制和试验研究(2006—2008),中国建设工程标准化协会标准规范编制项目,主持,在研
(16)高层建筑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研究(2006—200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主持,在研

2.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研究(2006),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六
(2)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研究(2005),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
(3)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研究(2004),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一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三
(4)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2000),陕西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六
(5)框支连续墙梁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2002),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第三
(6)地震作用下劲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的试验研究(200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三
(7)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200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六
(8)框支连续墙梁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200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六
(9)在役损伤结构抗震性态评估理论与方法(200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科技项目奖,第三
(10)钢筋混凝土短柱受剪承载力分析及箍筋拉条的作用(2001),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陕西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三

3.主要学术论文
(1)史庆轩,易文宗.多孔砖砌体墙片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抗倒塌能力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32(3):271-275
(2)史庆轩,张宏勇.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0,增刊:828-832
(3)史庆轩,王社良.考虑楼板变形影响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混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构工程师,2000,第3期(总第54期):31-35
(4)史庆轩,易文宗,刘伯权.多孔砖砌体开窗洞纵墙片的抗震性能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00,16(2):30-34
(5)史庆轩,童岳生.非均匀配筋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工业建筑,2000,30(9):33-37
(6)史庆轩,翟雷.底层框架抗震墙上部砖混结构合宜刚度比的确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32(3):230-233
(7)史庆轩,牛荻涛,颜桂云.反复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20(4):44-50
(8)闫增峰,史庆轩,刘加平.单框双玻窗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施工技术,2000,29(7):28-31
(9)S.L.Wang,Q.X.Shi,S.S.Qing.Active Structural Control of Frame Buildings with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Proc. of International Conf. on Advanced Problems in Vibration, June, 2000, Xi’an, China,192-196
(10)S.L.Wang,S.S.Qing,Q.X.Shi.Passive Structural Control of Coupled Shear Walls wih Shape Memory Allory Dampers.Proc. of International Conf. on Advanced Problems in Vibration, June , 2000, Xi’an, China,234-239
(11)童岳生,钱国芳,史庆轩,白国良,方平,邹从德.钢筋混凝土短柱受剪承载力分析及箍筋拉条的作用.建筑结构学报,2000,21(5):11-21
(12)曹照平,史庆轩,王社良.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建筑工程学院,2000,17(3):1-4
(13)Wang Sheliang,Su Sanqing,Shi Qingxuan and Cao Zhaoping.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of Structures with Piezoelectric Modal Sensors and Actuators.6th International Symp. on Struc. Engrg. for Yong Experts, May 2000,Kunming, Yunnan ,China,66-75
(14)Wang Sheliang,Shi Qingxuan,Su Sanqing and Cao Zhaoping.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ape Memory Alloys.6th International Symp. on Struc. Engrg. for Yong Experts, May 2000,Kunming, Yunnan ,China, 540-547
(15)白国良,史庆轩,杨应华,吴涛,沈镇静.咸阳渭河大桥主桥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32(4):329-333
(16)史庆轩,李小健,牛荻涛.锈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01,31(5):14-17
(17)李应斌,刘伯权,史庆轩.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与展望.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4):73-79
(18)史庆轩,童岳生.环形截面偏压构件非均匀配筋承载力计算.工业建筑,2002,32(3):22-25
(19)Sheliang Wang,Qingxuan Shi,Qinghua Huang and Wei Wang.Design approach of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with application on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7th International Symp. on Struc. Engrg. for Young Exports, Aug. 2002, Tianjin, China,386-392
(20)Sheliang Wang,Yong He,Qingxuan Shi and Qinghua Huang.Finite Element Approach of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with Self-sen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7th International Symp. on Struc. Engrg. for Young Exports, Aug. 2002, Tianjin, China,426-432
(21)熊仲明,史庆轩.高层建筑倒塌破坏的评估理论与方法.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23
(22)林娜,王社良,史庆轩,文良谟.火电厂主厂房纵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电力建设,2002,23(12):13-18
(23)李应斌,刘伯权,史庆轩.结构的性能水准与评价指标.世界地震工程,2003,19(2):132-137
(24)Sun Qing,Zhang Ling,Zhou Jinxiong and Shi Qingxuan.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emi-active contro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sing the shaking table.Earthquake Engrg. & Structural Dynamics, 2003,32(15):2353-2376
(25)孙清,史庆轩,张可,文建波,王学明,周进雄,张陵.半主动变阻尼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 2003,24(5):11-17
(26)孙清,张陵,史庆轩,周进雄,倪建华.结构振动的滑模变结构半主动控制.计算力学学报,2003,20(5):546-552
(27)熊仲明,史庆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能量分析的研究.振动与冲击,2003,22(4):8-11
(28)王威,王社良,苏三庆,史庆轩.应用SMA进行土木结构振动控制存在的几个问题.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 年,西安:213-217
(29)Sheliang Wang,Qingxuan Shi,et al.A Study on Earthquake Resistant Behavior of Slender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under Axial Load and Diagonal Bending.Pro.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dvance in Concrete and Structures, ICACS,2003, XuZhou,China
(30)Bai Guoliang,Ma Lewei,Shi Qingxuan,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Frame-bent Structures in Large Thermal Power Plants.Pro.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dvance in Concrete and Structures, ICACS,2003, XuZhou,China
(31)Qingxuan Shi,Zhongming Xiong,Sheliang Wang and Hui Zhao.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Composite Porous Masonry Structures.8th International Symp. on Struc. Engrg. for Yong Experts, May 2004,Xi’an, Shaanxi ,China,960-966
(32)史庆轩,熊仲明,王社良.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评估.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与工程实践,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95-102
(33)熊仲明,史庆轩,王社良.缺陷敏感结构故障诊断研究展望.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第四期
(34)孙清,史庆轩,周进雄,张陵.磁流变阻尼器在相邻建筑结构体系弹塑性地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101-107
(35)熊仲明,史庆轩,王社良.结构能量分析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理论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37(2):204-209
(36)史庆轩,熊仲明,李菊芳.框架结构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分配的计算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37(2):174-178
(37)熊仲明,史庆轩,李菊芳.框架结构基于能量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05,21(2):141-146
(38)史庆轩,杨文星,门进杰.单自由度体系非线性地震能量反应的计算分析.建筑工程与科学,2005,22(2):25-29
(39)白力更,赵辉,史庆轩.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剪切-粘结试验研究.钢结构,2005,20(3):30-34
(40)童岳生 史庆轩.周丽萍.带壁柱砖墙上大梁垫块尺寸分析.建筑结构,2005,35(9):24-27
(41)李志军,史庆轩.钢筋混凝土双向剪扭构件有限元分析.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25(5):468-470
(42)杨君,史庆轩.新旧规范中混凝土抗冲切承载力验算的对比与分析.榆林学院学报,2005,15(5):78-81
(43)史庆轩,门进杰,熊仲明,赵鸿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破坏模型和评估.结构工程师,2005年增刊,第二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交流会(2005年12月),上海
(44)门进杰,史庆轩.钢筋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延性分析. 结构工程师,2005年增刊,第二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交流会(2005年12月),上海
(45)王秋维,史庆轩.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与设防标准的探讨. 结构工程师,2005年增刊,第二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交流会(2005年12月),上海
(46)门进杰,史庆轩. 钢筋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承载力统一方程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8卷第2期
(47)赵西平,门进杰,史庆轩,刘加平. 夯土墙在单调和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第22卷第2期
(48)史庆轩,门进杰,王秋维. 混凝土核心筒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及抗震研究综述,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年11月,广州
(49)门进杰,史庆轩,杨君.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述评,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年11月,广州
(50)门进杰,史庆轩.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第四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2006年9月,西安
(51)门进杰,史庆轩. Research on lateral load distribution for asymmetric frame structures in pushover analysis,2006 X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52)史庆轩,门进杰,牛荻涛. Experiments on Seismic Behavior of Corroded R.C. Members with Flexural and Compressive Axial Load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SSEYE-9,2006,Fuzhou
(53)门进杰,史庆轩.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 Strength R.C. Members Subjected to Biaxial Eccentric Compression, Shear and Reversed Torque,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SSEYE-9,2006,Fuzhou
(54)杨晓明,史庆轩,丰定国. 抗震结构能量设计方法中阻尼耗能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8卷第2期
(55)熊仲明,史庆轩,王社良,霍晓鹏.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试验的滞回反应和耗能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第27卷第4期
(56)董磊,史庆轩. FRP约束混凝土柱应力-应变计算模型及计算比较,工业建筑,第36卷增刊,2006年全国第四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济南
(57)郝家欢,史庆轩,李宝雄.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应用前景及受力性能分析,广东建材,2006年,第10期
(58)史庆轩,李志军,刘继明,门进杰. 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压弯剪构件受扭性能的试验研究,第九届全国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研讨会,西安,建筑结构学报,第27卷增刊
(59)郝家欢,史庆轩,张兴虎.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剪切粘结性能试验研究,第九届全国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研讨会,西安,《建筑结构学报》,第27卷增刊
(60)李宝雄,史庆轩. 预应力混凝土的ANSYS分析计算,山西建筑,2006年,第32卷第23期
(61)李应斌,史庆轩,刘伯权.考虑振型影响的基于结构变形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年11月,广州
(62)谢文东,史庆轩.基础滑移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年11月,广州
(63)贺霞,史庆轩. 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会议,2006年11月,南京
(64)郝娜,史庆轩,门进杰.基础隔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评估,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第27卷增刊(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南京)
(65)史庆轩,门进杰,喻磊.钢筋混凝土扁柱恢复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和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第27卷增刊(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南京)
(66)门进杰,史庆轩,周琦.平面不规则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侧向力计算方法的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第23卷第1期
(67)史庆轩,门进杰.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的等延性谱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第27卷第2期
(68)门进杰, 史庆轩, 周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及抗震性能对比.建筑结构,2008年,第38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