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描述 | 课程负责人| 教学队伍及成果 | 教学资源 | 网络资源 | 教学条件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 | 在线答疑 | 申报书
  人员构成
  整体情况
  教学改革与研究
  证书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课程团队整体素质及青年教师培养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 学缘结构 、师资配置、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

目前,大学化学 课程已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人员稳定,整体教学质量高的教师梯队。大学化学课程现有教师 8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 工程师 )3 人。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每年承担 40 多个班、 1200 余名本科学生的教学、辅导和实验工作。每年有 10 名左右的硕士研究生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担任部分批改作业和实验教学任务。

知识结构:博士 3 人,在读博士 3 人,硕士 1 人,学士 1 人。

年龄结构: 50 岁以上, 1 人 ,41—50 岁, 2 人, 31—40 岁, 5 人。

学缘结构:主讲教师中从外校获得本科学位者 6 人,占 75% , 成员分别来自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校。

实验课教学由实验指导教师和部分主讲教师承担。 8 名教师分别从事大学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青年教师培训及课程设计等多个教学环节。专职实验人员 2 人,负责仪器设备维护和准备试验。实验课教师与学生比为 1 : 16 。

经过 20 多年的长期教学实践,本课程已经形成了年龄、职称、学缘及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稳定的教学团队。

课程建设过程中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尽一切所能为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提供方便;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法活动;化学系为青年教师在本市进修(听课)提供条件,以提高其业务水平。鼓励青年教师抽时间多听有经验老教师的课。

主要成员教学经历:

课程负责人张思敬,在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本科生《大学化学》、《环境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并承担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指导本科生《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毕业论文及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工作,年平均教学工作量 500 学时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担任《大学化学》课程负责人工作,负责制作的大学化学课件,获 “ 第九届全国多媒体制作大赛 ” 陕西赛区优秀奖,在教学实践中,分别荣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优秀奖等多次奖项, 主持及参加校、省及国家基金项目多项,以副主编完成《大学化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负责主编《大学化学实验》,并参与 “ 生活中的化学 ” 系列专著的编写。公开发表科研论文和教改 20 多篇, 专利 1 项。近 5 年年终考核成绩优秀 2 次。

主讲教师周元臻,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理学院副院长。 具有 6 届本科生《大学化学》和《仪器分析》以及《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经历,指导过 5 届本科生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累计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8 人次,年平均教学工作量 400 学时以上,先后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1 次,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1 次, 主持及参加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公开发表论文 10 余篇,多篇被 SCI 收录 。

主讲教师谢会东, 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承担无机化学、无机合成与制备、群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一直从事功能晶体材料生长和性质研究工作,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各 1 项,十五 “863” 项目 1 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10 篇,其中 SCI 收录 8 篇。

主讲教师史玲,在读博士,讲师。具有 7 届本科生《大学化学》和 4 届《有机化学》以及《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经历,累计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8 人次,年平均教学工作量 400 学时以上, 主持及参加多项各类基金项目,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 10 余篇 。

江元汝, 女,硕士,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校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化学,环境友好过程控制,化学与健康等。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出版教材著作 6 部, 2 项国家发明专利,承担多项横向纵向研究课题,发表论文 30 余篇,为大学化学培养了谢会东、陈双莉等多名青年教师骨干力量。

董社英,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系主任,学术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生物电化学基础理论、实验及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和完成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年主持完成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研究基金、西安市科技攻关等项目,已在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化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30 余篇。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多门课程教学任务。为大学化学课程培养了史玲、何志仙等多名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已成为大学化学主讲和实践教学的骨干力量。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措施: ① 组建了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成员相对稳定的课程组。中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一起进行教学活动,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掌握全局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 课程组成员都是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青年教师从承担教学任务开始,就参加教学研究活动。 ③ 每年为青年教师安排讲授部分章节的课程 , 或安排小课 , 接受更全面的锻炼。 ④ 适时调进新人 , 保证课程建设的延续性。

成效 : 目前已有四位中青年教师能够胜任本课程的主讲和实验教学任务, 谢会东、陈双莉、史玲、何志仙等教师已成为大学化学主讲和实践教学的骨干力量。

返回顶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大学化学精品课程 化学教研室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技术支持Open网络